Linux 系统应用层的内存申请 --memory
在 linux 系统编程中常见的内存申请方式和其特性,malloc
,calloc
, realloc
malloc
1 | extern void *malloc(unsigned int num_bytes); |
- 功能: 分配长度为 num_bytes 字节的内存块
- 返回值: 如果分配成功则返回指向被分配内存的指针 (此存储区中的
初始值不确定
),否则返回空指针 NULL。
函数的工作机制
malloc 函数的实质体现在,它有一个将可用的内存块连接为一个长长的列表的所谓空闲链表。调用 malloc 函数时,它沿连接表寻找一个大到足以满足用户请求所需要的内存块。然后,将该内存块一分为二(一块的大小与用户请求的大小相等,另一块的大小就是剩下的字节)。接下来,将分配给用户的那块内存传给用户,并将剩下的那块(如果有的话)返回到连接表上。
调用 free 函数时,它将用户释放的内存块连接到空闲链上。到最后,空闲链会被切成很多的小内存片段,如果这时用户申请一个大的内存片段,那么空闲链上可能没有可以满足用户要求的片段了。于是,malloc 函数请求延时,并开始在空闲链上翻箱倒柜地检查各内存片段,对它们进行整理,将相邻的小空闲块合并成较大的内存块。如果无法获得符合要求的内存块,malloc 函数会返回 NULL 指针,因此在调用 malloc 动态申请内存块时,一定要进行返回值的判断。
Linux Libc6 采用的机制是在 free 的时候试图整合相邻的碎片,使其合并成为一个较大的 free 空间。
calloc
1 | void *calloc(unsigned n,unsigned size); |
- 功能: 在内存的动态存储区中分配 n 个长度为 size 的内存空间,并初始化为
0
- 返回值: 函数返回一个指向分配起始地址的指针;如果分配不成功,返回 NULL。
malloc 的区别
1 | #include "ansidecl.h" |
只多做了初始化清零的操作 bzero
realloc
1 | extern void *realloc(void *mem_address, unsigned int newsize); |
- 功能: 先判断当前的指针是否有足够的连续空间,如果有,扩大 mem_address 指向的地址,并且将 mem_address 返回,如果空间不够,先按照 newsize 指定的大小分配空间,将原有数据从头到尾拷贝到新分配的内存区域,而后释放原来 mem_address 所指内存区域,同时返回新分配的内存区域的首地址。即重新分配存储器块的地址。
- 返回值: 如果重新分配成功则返回指向被分配内存的指针,否则返回空指针 NULL
注意:这里原始内存中的数据还是保持不变的。当内存不再使用时,应使用 free () 函数将内存块释放。